編者按:2020年5月11日,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》指出,積極穩妥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。6月30日,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了《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(2020-2022年)》,同時,隨著四批210戶混改試點、“雙百行動”“區域綜改試驗”“科改示范行動”等改革舉措加速實施,從中央到地方,國企各項改革即將進入快速推進的新階段。
“心憂天下,敢為人先”是長沙精神的鮮明底色。長期以來,長沙國企改革力度大、探索性強,在很多方面都表現出一種“率先”的意義,改革的效果也比較好。為總結和推介長沙國企改革經驗,給新一輪國企改革提供有益的鑒借和啟示,從今天開始,長沙廣電《總編輯調查》欄目將對長沙國企改革的部分案例進行調查梳理,解碼改革成功之道。

你能想象嗎?在長沙,有這樣一家混合所有制公交公司,經營67條線路,線路資源差、單車公里收入低的有28條,占比達42%。
你能想象嗎?就是這家專注精細化管理的公交公司,對輪胎的管理簡直達到“登峰造極”的地步。
你能想象嗎?在行業普遍虧損的情況下,這家公交公司,自2006年以來,已經連續14年實現盈利。
你能想象嗎?這家公交公司,多年來服務質量一直在全市公交行業中名列前茅。
你能想象嗎?還是這家公交公司,涌現了全國黨代表、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等一大批優秀員工。
……
當前,乘坐公交車仍是長沙市民出行的重要方式。
緩解城市交通擁堵、促進節能減排、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綜合交通系統,公交優先仍是城市管理決策者的關注重點。
無庸諱言,公交行業在有財政補貼的情況下,依然普遍存在虧損、效益效率低下等問題,有的甚至連職工工資福利都難以保證,特別是在今年,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,公交行業的這些問題和困境更加凸顯。
公交行業在保證其公益屬性的前提下,如何進一步深化改革,提高效益效率,創新和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能,這是一個亟需思考和解決的問題。
湖南龍驤巴士有限責任公司(以下簡稱龍驤巴士),這家長沙土生土長的混合所有制公交公司,和北上廣深及其他許多省會城市的同行相比,資產規模要小得多,但自2006年開始,持續實現盈利,運營效益效率讓國內同行刮目相看。
龍驤巴士,成了長沙乃至全國公交系統改革的一面旗幟。
這是一只怎樣的“麻雀”?這又是一家編織了什么成功密碼的公司?連日來,記者對龍驤巴士開展了深入采訪調查。
近700名員工住上公租房
6月10日上午10點30分,香樟路鳳凰佳園小區。
當龍驤巴士員工楊暢正在收拾公租房的床鋪,準備搬離這個住了將近5年的“家”時,她的同事、2路線駕駛員馮加強剛剛下早班回來。
圖為楊暢在公租房收拾房間。(劍裘攝)
馮加強和楊暢住同一棟樓,戶型也一樣,是一室一廳一廚一衛總共不到50平米的公租房,他和老父親住在一起。
剃著平頭的馮師傅早上5點起床,5點半趕到桔園小區的車隊上早班,今天算是收了個早工,得知記者要采訪,車隊長讓他提前回來了。
“公司在公租房里裝了空調、熱水器、燃氣灶、抽油煙機,基本上可以拎包入住。”馮師傅一邊給記者遞“芙蓉王”,一邊回答提問。
“租金8塊錢一個平方,連物業費一個月也就400多。這個小區環境還不錯,住得舒服。”
馮師傅在這里已經租住了好幾年,房子收拾得挺干凈,他對公司提供的貼心服務非常感激。
“這個小區離南雅中學比較近,陪讀的比較多,如果不是公租房,這個面積的租金每月恐怕要1500元左右。”
陪同記者采訪的龍驤巴士公租房管理專員呂維超長得高大帥氣,對租房行情很熟悉。
“公司和住建部門簽了合同,為公司將近700名符合條件的員工統一申請了公租房,分布在全市7個小區,房租最低的每個平米5塊錢,主要是方便他們就近上下班,讓他們能夠安居樂業。”呂維超對這些數據門清。

圖為龍驤巴士與住建部門簽訂的公租房合同。(劍裘攝)
在龍驤巴士樹木嶺車輛保養維修車間,記者見到了帥氣而略有些羞澀的駕駛員浣兵。雖然已經結婚生子,但他仍然像是一個大男孩。

圖為浣兵準備發車 。(劍裘攝)
因見義勇為和優質服務,2013年,浣兵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并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接見。記者對他也不陌生。
“公司聽說我最近比較困難,主動要我寫困難補助申請,公司對我們一線員工確實很關心。”浣兵說道。
“怎么回事?”記者馬上追問。
“最近我老婆失業了,小孩剛5歲,還在上幼兒園。”浣兵直言直語。
主動讓員工寫困難補助的公司,記者還真的很少聽說過,一般都是發個通知讓困難職工自己打報告。
“公司對員工不錯,我們“五險一金”都買了,過節費、高溫費、防寒費等福利都有,去年我評了公司勞模,公司出錢讓我們到歐洲旅游。”在汽車南站公交車出站口,龍驤巴士7路線駕駛員吳曉紅平靜地告訴記者。
吳曉紅是全國勞動模范、全國三八紅旗手、黨的十九大代表,大場面和記者都見得不少,比浣兵要老練成熟得多。
“公司員工福利待遇早些年可能比有的公交公司要差一些,但2010年以后是一年比一年好,現在我們是最好的了。”吳曉紅直言不諱。

圖為龍驤巴士內部評定的2019年度十大勞模,紅框標注的為吳曉紅。(劍裘攝)
龍驤巴士總經理趙智勇經常念叨,作為企業負責人,把企業搞好,不斷提升職工福利,讓職工安居樂業,這就是最大的善事;如果把企業搞垮了,讓幾百人、幾千人沒有工作了,那就是最大的作惡。
連續14年年年盈利
5月26日下午2點,湖南龍驤巴士有限責任公司第五屆股東(代表)大會第二次會議召開。
30多位股東(代表)經過表決,同意對2019年度可分配利潤進行現金分紅。

圖為湖南龍驤巴士有限責任公司股東(代表)大會現場。(劍裘攝)
眾所周知,我國城市公交行業普遍存在虧損現象。記者在百度搜索輸入“公交虧損”4個字,顯示搜索結果有1220萬條。
2005年,龍驤巴士利稅總額為負687.43萬元;2006年,扭虧為盈;至2019年度,累計實現利稅總額2.97億元。作為一家員工總數達2800多人的公交公司,龍驤巴士能夠有這樣的盈利規模,實在難能可貴。
更讓人驚訝的是,公司自2005年成立以來,已經連續14年實現合理盈利。
不過,對于2020年能否繼續盈利,龍驤巴士黨委書記、總經理趙智勇非常謹慎,表示要看下半年的營運情況。因為上半年疫情沖擊比較嚴重,車輛的運量到現在還沒有完全恢復。下半年,隨著長沙地鐵3號、5號線開通,乘客不可避免會被分流。
龍驤巴士,這家成立于2005年3月1日的公交公司,憑什么連續14年年年盈利?
敬請關注長沙觀察明天的報道,我們將為您揭曉答案。
|